2010/3/25中時電子報【中央社】

     德國的來比錫動物園克服萬難,從台北市立動物園引進一對台灣本土保育類動物穿山甲,結果不僅成為全歐洲唯一能看得到穿山甲的動物園,也讓台灣的動物保育成果名揚國際。

     成立於1878年的來比錫動物園(Zoo Leipzig),是德國東部最大的動物園,園內擁有850種不同的動物,每年平均吸引170萬人次的訪客參觀。

     在得知台灣飼養穿山甲的經驗特別豐富後,來比錫動物園特地派員到台北市立動物園,學習穿山甲的飼養、醫療、和食物調配。2007年耶誕節前夕,根據發現地方命名的穿山甲「頭份」,終於遠渡重洋飛抵來比錫,與德國的民眾正式見面。

     來比錫動物園的研究員施密特(Fabian Schmidt)表示,主要棲息在東南亞和非洲的穿山甲,對溫度和食物都非常敏感,過去曾有歐洲的動物園嘗試飼養,不過最後以失敗告終。

     為了迎接台灣來的穿山甲,園方特地複製台灣的溫濕度和植物環境,展館內維持攝氏24度的溫度和70%的相對濕度,還根據台北市立動物園傳授的配方,將蜜蜂幼蟲和麵包蟲搗碎,再混合蘋果、蛋黃、椰子粉、鈣等材料一起煮成黏糊,讓原本在自然界靠螞蟻維生的穿山甲,可以藉由富含黏液的長舌頭舔食。

     施密特說,在歐洲對動物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,穿山甲是很稀有的動物,因此歐洲各國都有人特地到來比錫看穿山甲,而且透過電視的不斷報導,台灣穿山甲在德國聲名大噪,園方在明信片、月曆和年度手冊封面上,也都印有「頭份」的英姿。

     3年前曾到台北市立動物園實習兩個禮拜,實地學習穿山甲看護方法的來比錫動物園看護員史溫特(Christina Schwind)說,歐洲人第一次看到穿山甲,都會露出非常驚訝的表情,因為一輩子沒看過這種動物,園方也會向訪客詳細說明穿山甲的習性,和棲息地遭人為破壞的問題。

     去年9月,台北市立動物園又送另外一隻母穿山甲「龜山」給來比錫動物園;每天餵食和照顧穿山甲的史溫特說,「龜山」不久前已經和公的「頭份」打過照面,兩隻顯然互不排斥。

     對於台北市立動物園大方贈送穿山甲並傳授飼養經驗,來比錫園方十分感激。施密特說,但願這一對能早日孕育出歐洲穿山甲的第一代,為保育貢獻心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班卡拉蝸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